2025年5月16日,广州商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心围绕“AI赋能高校思政课”主题,开展专题教学展示及研讨会,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新路径。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研究中心主任王璇主持,研究中心全体教师出席了会议。
活动伊始,王璇阐述了将AI技术引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在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智能分析与交互能力,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后,在教师代表展示环节,青年教师李嘉碧以《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题教学,带来一堂AI赋能思政课的示范课。在课程设计上,课前任务在线上完成云上游览三星堆数字博物馆,领略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AI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李老师通过AI数据可视化工具,动态反馈课堂活动实时情况,AI系统同步对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语义分析,实时生成高频词图,帮助教师直观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进行精准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
此外,李老师还借助AI对话机器人,设置“运用AI工具,以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份设定,探索自身所学专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期待AI帮你解决哪些问题?”等思辨议题作为打卡项目。学生通过与AI对话机器人互动,还能搜索相关的政策解读、案例等资源,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AI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教师表示,可开发AI的智能资源系统,根据学生学习中的疑问生成不同的题库进行练习;还有教师提出,AI在思政课程中的多元应用场景,如利用AI大数据分析学生对不同思政内容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现场还进行了AI教学工具的实操演示,教师们积极参与体验,就操作难点、应用效果等进行交流。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未来,研究中心将持续探索AI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具时代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政课,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李嘉碧老师进行专题教学
研讨会现场
研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