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政课实践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成果

《祠堂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017级信管1班黄琪琳(指导教师:王相东)

祠堂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以广州为例
 
 
2017 级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班
调查小组组长:黄琪琳        学号:201706050048
调查小组成员:林  靖        学号:201706050041
执   笔   者: 黄琪琳         学号:201706050048
     内容摘要:本调查报告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祠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得出了祠堂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具有重大意义这一结论。由于祠堂文化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其兴趣度不高、难与生活接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祠堂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针对此现象,我们从祠堂文化所面临的时代危机出发,知晓原因,寻找解决方案。祠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继承与发展需要政府机关、相关负责人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祠堂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经受考验,生生不息。
     关键词:祠堂;继承;时代;中国传统文化


     一、选题意义
      俗话说:“家族多强大,关键看祠堂。”在中国,封建宗族观念深入人心,祠堂既是供后人祭祀,也是让族人不忘其根本所在。承载着历史痕迹的祠堂也曾“除旧迎新”,遭到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强拆,当时的祠堂文化几乎一度中断。在这空前危机下,祠堂在族人的守护下继续保存完好,才有了今天的陈家祠、武侯祠和梁氏宗祠。广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也为祠堂注入了历史的气息。作为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祠堂经历过的风雨沧桑,让其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也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繁衍。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好祠堂?如何让祠堂文化得以延续?以及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二、调查背景与现状
      (一)背景:祠堂作为家族文化历史的见证者,曾经历过风雨,遭到岁月洗礼,现如今能完整保留下来的祠堂并不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使我国大部分的祠堂遭到严重破坏,尽管祠堂经过后来族人的修缮,但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中国近代,西方文化的侵入,很多祠堂不再保留着淳朴的乡村气息,多与欧式建筑相结合。现在,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各种大众传媒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祠堂文化难以延续。种种原因让祠堂文化在时间的流逝中改变,有的凤凰涅槃,有的一去不复返。
      (二)现状:从古至今,祠堂一路上经历了不少风雨沧桑,现在能够保存下来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的祠堂实属不易。但是,不少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家族祠堂还是留作家族供奉外,大部分的祠堂为迎合社会时代发展需要都以旅游开发为主,作为景点供当地人们以及游客参观,如广州的陈家祠、杨家祠等。这些祠堂在国内外享有较大的名声,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参观。经我们采访后发现,大部分游客对祠堂的文化并不关心,而是抱着游玩的心态参观其独有的建筑。现如今,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日益强大,但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了解其背后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
     三、调查时间、地点、对象、目的等
      调查时间:2018年7月——8月
      调查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番禺区部分祠堂
      调查对象:采访者共300人,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
      调查内容:此次调查针对祠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展开,通过调查祠堂
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社会现状等资料,统一采取调查问卷和采访部分游客的方式得出结论,获取相关有效信息。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目的总体上分为四部分,一是掌握如今祠堂文化的大致
发展趋势。二是明确祠堂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间的关系。三是分析总结文化传承问题。四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建议与意见。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实际例子和实地调研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四、祠堂及其文化发展的存在问题
      祠堂作为家族兴盛的象征,在中国拥有深远长久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文化背后,祠堂文化是否依旧存在?祠堂的发展能否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印象?在下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来了解祠堂及其文化发展所出现的问题。
      (一)开放的祠堂占大部分但少人问津。
      根据采访后的数据显示,在不同程度上将近八成的祠堂是允许他人进入的,只有少部分祠堂作为家族宗祠不对外开放。就此而言,这给对祠堂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进一步地发现祠堂,了解祠堂文化。通过有效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祠堂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存在感较低,很多时候,只有在家族内的发生重大事务和节日时人们才会去参观祠堂,听老人们讲解祠堂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祠堂处于开放状态,大家也很少会自发性的参观了解。因此,要重拾祠堂昔日辉煌,祠堂的建设工作做好之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着一颗愿意探索祠堂背后文化的心并积极参与其中。
      (二)人们对祠堂文化的了解程度浅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采访者在被问到对家族或当地祠堂的文化了解程度时都回答对此了解一点,但当我们详细询问时则表示不太清楚。由此可见,大家都知道祠堂在家族或者是地方的重要性,但是对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一无所知。
      中国人流淌着热血,到哪都要寻找到自己的根,看到自己的“胎记”。“无疑,祠堂是存放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灵魂的栖息地。” [1]祠堂的文化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使后辈谨遵先贤的教诲,具有宣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大众们对此了解极少,也许在看到气势宏伟的建筑时忘却了那些真正令人着迷的文化。对此,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祠堂,了解祠堂文化,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祠堂文化,加深人们对祠堂文化的理解。
      (三)祠堂文化传播具有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方式,对现代社会起着主导作用。当代人们的生活俨然是离不开大众传媒的,祠堂文化也一样,想要吸引更多的人们的关注,大众传媒这一媒介必不可少。
      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利用好这一重要媒介,根据我们的采访结果显示,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通过听身边的人介绍广州的古祠堂,感兴趣的人则自己阅读古典文学来感受祠堂古韵。真正利用网上资源的人们并不多,并且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的一般是在校的学生,这使得传播祠堂文化的范围变小。
      我们都知道,具有两面性的大众传媒在祠堂文化的传播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它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认识大千世界,更能让远在千里的人同样能感受祠堂的美。所以,祠堂文化若要继续发扬,必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抓住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让更多人有途径了解祠堂文化。
      (四)祠堂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祠堂,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图可知,大多数人认为祠堂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少部分人认为是文化传播的体现。但事实告诉我们,一种优秀的文化想要流传久远不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更要有所创新。人的发展不能一成不变,祠堂文化也是如此。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就像石马镇的古祠堂一样,经过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改造创新,祠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祠堂文化也因此大放异彩。这说明文化传承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忽视文化创新。
      (五)祠堂文化正淡出大众的视野。
       2016年夏,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文化自信。 [3]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祠堂文化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反而每况愈下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由下图的数据分析显示,祠堂文化淡化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好;二是现在的人们普遍沉迷于网络,对祠堂文化渊源兴趣度不高;三是祠堂文化自身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被重视祠堂也会面临着文化逐渐淡化的现象;四是较古老的祠堂无论是其建筑构造方面还是文化习俗方面都与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相违背。种种原因都让祠堂文化在现代的生活中与人们渐行渐远。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来的自然环境和古老建筑加速消亡,伴随湮没的还有关于古祠堂的历史文化记忆。” [4]
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和采访,我们得知祠堂文化正在淡化,想让祠堂文化得到“复兴”,人们应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祠堂,保留祠堂的观赏价值,此外我们也要提高对祠堂及其文化的兴趣。
     五、祠堂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祠堂遭受打击。
      在网上时不时都能看到祠堂遭到破坏的新闻,“屋檐、墙壁破损,窗框断裂,地面坑坑洼洼,几乎成了断壁残垣。” [5]这是对受到破坏祠堂现状的真实描述,从调查显示,祠堂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祠堂在历史上的冲击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大面积侵华,我们的祠堂也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像称为广州文化名片的陈家祠也有这么一段痛苦经历。据资料显示,坐落在广州的陈家祠曾被一个日伪特务连侵占,数月以来遭受日伪军的肆意破坏,长久不修的陈家祠因此损失惨重,这给后来政府出资修建加大难度。
      2.祠堂长久失修、无人管理
      祠堂想要从历史的风雨中凤凰涅槃,那么修缮和重建是必不可少的。祠堂是整个家族的核心场所,是供奉祖先、教育后辈的地方,一个宗族的强大兴盛离不开祠堂的完整程度。“若祠堂内外杂草丛生,逐渐演变成堆放稻谷柴火的场所、贫苦人们临时住宅处、和堆放商品的仓库。” [6]那么祠堂就失去了其最终的意义。另外,祠堂若没有专门的人员来看护,祠堂便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祠堂的发展也成为一大难题。
      3.外来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市场,在带来积极文化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隐患。好莱坞、星巴克、快餐文化一时之间风靡全国,然而受此影响最深的是广大的青少年,相比起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更愿意接受形式多样、包容性强的外来文化。祠堂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面临如此严峻的情形,当代的人们很少会主动探求祠堂背后的文化,除了家族事务或重大节日会参观祠堂外,其余时间入祠堂的次数少之又少。随着时代的更迭,中国传统文化是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还是遗弃,这都将是我们所关心的。
      (二)人们对祠堂文化兴趣度不高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想要在某方面成绩显著,那么就应该对此感兴趣,只有把兴趣培养起来,才会有目标有动力砥砺前行。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迅速崛起,人们日渐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一发不可收拾。对于像祠堂文化一般的传统文化丝毫不感兴趣。如图3所示,有14%的调查者对祠堂文化完全不了解。调动不起大众的兴趣,祠堂文化在时代的大潮中很难发展起来,以至于止步不前。
      (三)祠堂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如图10所示,我们发放的问题是“您知道以下哪些是广州的祠堂?(多选)”,正确答案为陈家祠、麦氏宗祠以及晴川苏公祠。我们能明显的看到选择陈家祠的居多,其他的正确答案错误率较高,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后来我们询问了陈家祠祠堂的管理人员,他说道“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的,我们每年都会出资打广告,毕竟祠堂是不会动的,我们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来此感受一下独有的岭南文化。”麦氏宗祠和晴川苏公祠没有得到太大的关注并不是其文化较为落后,而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即使是本土居民也未必知道。由此可知,宣传力度的大小是祠堂文化传播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
     六、祠堂文化发展 解决方案与可行性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清楚认识到祠堂文化正面临的重重危机。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祠堂文化的发展,祠堂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祠堂文化发展所遇到的困难我们必须重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依靠祠堂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还要通过多方面努力,人人参与、人人保护,共同努力推动祠堂文化的较快发展,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驾护航。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对祠堂进行定期维护,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长久以来祠堂大多数是供人参观所用,祠堂内部一般不住人,这往往容易导致祠堂内设施被雨水阳光等侵蚀而产生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带动当地居民一起组织成立祠堂监管小组,针对不同祠堂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方案。如选出1-2名祠堂管理人员轮流当值,每周对祠堂内物资进行清点登记,另外定期打扫祠堂卫生、请专人来检查祠堂是否需修缮。另外,组织相关会议就祠堂的发展问题善于听取大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从祠堂的内部出发,找出解决方案,让祠堂呈现昔日辉煌。
      (二)祠堂应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祠堂想要在历史滚动的车轮中生存,在时代的浪潮中发展,那么要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寻求一条适合祠堂文化发展之路。为把祠堂打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心,祠堂还可以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如族人向后辈诉说祠堂文化、在祠堂里教小朋友学习书法、打造祠堂文化月,进行一系列的有奖竞答比赛,针对祠堂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开展类似游园活动的比赛项目,让广大参与者在有趣的比赛中获取知识。
      (三)加大祠堂文化宣传力度
      祠堂文化可以通过相关书籍、报刊以及杂志等途径传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作宣传,向人们诉说当地的祠堂故事,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每个祠堂可设有专门的讲解员,向远道而来的游客讲解祠堂文化的背景;祠堂内可放置展示板,上面附有祠堂的历史文化介绍及建设蓝图等,让参观者明确祠堂今后发展方向;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到祠堂进行参观游览,学习悠久文化;相关政府需重视祠堂的发展,定期免费发放门票供当地居民或游客参观等。祠堂文化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措施对祠堂文化进行宣传。
      (四)与旅游产业建立链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就此而言,祠堂文化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祠堂不仅供族人参观,也可以供外来游客观赏,祠堂内部设有展厅,可以相应卖一些纪念品,祠堂外可以打造民宿,让想更多了解祠堂文化的游客可以合理安排好时间。不过想要让祠堂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有人对祠堂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不能说以牺牲祠堂为代价发展旅游业。
     七、调查总结与展望
      在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广州部分祠堂的文化背景,明白祠堂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得出祠堂文化在传统文化中颇具影响力,它们之间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结论。祠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子,应该受到重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推进传统文化走向辉煌。对此,我们针对‘祠堂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共面向大众发放三百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结束后我们组员共同整理好数据,其中,较多受访者认真地填写我们的调查问卷,给予一些宝贵的建议,让我们的调查更加顺利方便。虽然调查时间较短,但我们从中学习到许多,听到很多人的意见,大家普遍都希望像祠堂文化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能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继续通过走访、书籍、媒体等方式研究祠堂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为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出一份力量。
      从祠堂文化目前的现状可知,祠堂文化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这项任务比较艰巨,成功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每个人同心协力、用心付出,共同打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地18题中,我们问填写者“通过填写此调查问卷,请问您以后是否会对祠堂文化多加关注?”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近六成的填写者选择了“会的”这一选项。说明大家开始重视祠堂文化,开始关注这背后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好的预兆。我们组全体组员共同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历久弥新的,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也不是胡乱改变,而是有相关的制度保障让传统文化少受外来文化的西化。我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能够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关于祠堂,你了解多少[EB/OL].
http://www.sohu.com/a/204730397_117391 ,2017-11-17.
[2]李兆华.浅谈宗祠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学文摘》,2018(3):1.
[3] 宜春历史文化研究会.祠堂文化纵横谈[EB/OL].
http://www.cclycs.com/k110012.html,2017-06-16.
[4] 何丽云.祠堂文化复兴的“道”与“路”[J].中国图书评论,2012(08):99-101.
[5]百年祠堂年久失修遭破坏令人痛心[EB/OL].
http://shanghai.xinmin.cn/xmjd/2012/11/12/17147528.html,2012-11-12.
[6]百年祠堂怎么“活”?[EB/OL].
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qznews/201609/t20160917_1919727.shtml,201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