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实践论》有感
班级:17金融7班 姓名:彭燕珍 学号:201711080330 指导老师:李付安
在生活中,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常常会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它有何意义?它能给予我们什么?” 然而当我慢慢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时,渐渐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便不会觉得它枯燥无味,不食人间烟火,相反,我会不得不感叹它的伟大之处,这种感叹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发自内心,感慨生活中有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深深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详细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理论的联系,以此批判了中国当时的教条主义与唯经验理论。作者在书中详细地论述了时间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还有关于真理探索。指出人的认识历程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从事物的外部得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实践发展为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形成一个深层次的飞跃,如此反复循环。
《实践论》是一部伟大的理论文案,更进一步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虽然主题是“实践”,但其内容却没有脱离对认识的详细阐述。作者毛泽东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的重要性、解释实践的理论,期间还结合了当时政治社会情况而论,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照明灯。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生活和艺术活动。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阶级斗争在中国曾一时盛行,其矛头指向了在国民革命期间,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阶级斗争使中国没有正确把握时代的方向,让日本鬼子有机可乘,侵略我们中国,使中国陷入领土危机,而后来,邓小平坚信马克思主义,从阶级斗争为中心转为民族斗争,促使国共合作,为中国反侵略战争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予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会得到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再这之后,再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过程就需要实践检验真理,如果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就会不断地纠正错误,再把理论应用在实践中,形成真理。在这期间,无产阶级革命遭到了重重困难,但毛泽东相信实践,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中国当时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把握好,用正确地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检验真理。
但是,人们认识不是为了认识本身,而是为了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要从理论的层次中回归到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仅仅停留在理性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获得感性认识时,要更进一步升华,用理论指导实践,利用理论改造世界和指导生活。理论是否符合客观真理,在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中是不能彻底解决的。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在生活中,我们会从一开始简单地了解到事物的本身,再反映在大脑中,形成对这件事物的感性认识,随后,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探索,得出理论精髓,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如阅读了优秀著作以后,其精神力量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时我们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高自身素质与实践能力。
当人们实践某一种生产活动时,会形成一定的认知,这就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过程,即形成感性认识。但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而言,这仅仅是此过程的其中一部分,要完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必须从认识——实践——认识,如此反复循环,从第一个阶段发展为第二阶段,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世间事物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发展,实践活动也会随着变化和发展,因此,对事物的认识也应该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由此可见,在某一发展阶段的客观过程的单一认识中,真理可以通过实践来被发现,并且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和发展。毛泽东在《实践论》指出“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节,倡导应当遵循客观理论与规律,不应该脱离现实。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历史,1931年~1934年间,中国发生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其“左倾”错误严重,教条主义盛行,使中国革命前行困难,而《实践论》中坚持反对“教条主义”,经验论,“左倾”等等,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与道路。
另外书中也提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是哲学中颇为深奥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象征着主观与客观相符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不依赖于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其书中写道“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事实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如果想实现理论上升为真理,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纠正,形成正确更深奥的理论真理。就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其理论通过了无数实践的检验,符合了客观理论事实,遵循了客观规律,以实际出发,上升为真理。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踏实的科学心理,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拥抱真理,并用真理指导真理实现对世界的探索改造。
事实上,实践中更强调总结,它在《实践论中》占有了一定的比重。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跳跃上升的过程。我们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这就是所谓的感官认识,但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要运用这些感性认识到实践中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新从而升华为新理论,新方法。为此,我们要将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实地考察,把经验与教训相结合,形成与当前形势符合的理论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就好比爱迪生,在他的一生中“失败”一词经常出现,他发明电灯时,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但都失败了,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每一次失败,他都能从中得出经验,为下一次实验提供了成功的基础。这样,从零碎的经验中总结出理论的系统的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就会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只有经过人类的反复实践,不断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所以,有了以上这个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础,我们才能树立这样的学习实践观:首先要主动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知识之后就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从实践中检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人便有了技能,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不要死读书,不要书呆子,这样的人只会获取死的知识,而从不会把知识经过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缺少了认识和实践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必要环路,不能及时更新自己与客观世界的认识偏差,必然变成只能输入静态知识的学习机器。我们要提倡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持续创新的过程就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创新是对掌握知识的更深层次地运用,在别人的基础通过创新变为自己的。比如说我们学习法律,不能整天背记法律条文,还要把眼光放在生动的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发生的法律问题还原于法律条文上,把他们灵活对应起来,这样重复的过程就是提高法律工作者法律素养的过程。
从《实践论》中,我更是领悟到了不要害怕犯错误的道理。正是有不断未知的探索实践活动,有不断探索世界的勇气,我们国家才会有踏入月球的“第一步”,有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逐渐强大的国家,有邓小平大胆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等等。这一切的改变,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发生的变化,其对未来社会发展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而毛泽东便是从其中得出的理论见解写进《实践论》中,告诉后人,实践与理论的联系。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总结,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对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且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我个人认为,从建国以来所确定的理论性认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发展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并形成真理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