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政课实践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成果

传承地区特色艺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东坑地景的传承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报告-2017级商英3班路晓莉等(指导老师:王静仪)


传承地区特色艺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东坑地景的传承现状及
发展前景的调查报告

 
 
班级:2017级外国语学院商英三班
调查小组组长:彭佳雯     学号:201701110086
调查小组成员:陈美珍     学号:201701110083
调查小组成员:田宇格     学号:201701110084
执   笔   者:路晓莉     学号:201701110088

 
      内容摘要:东坑地景是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的民俗节庆,与英歌舞、迎春花市等项目同时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250余年历史的它,如今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阻碍,如无人继承、发展方式单一等。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查小组收集了大众对于东坑地景的看法,针对东坑地景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主要从拓宽宣传渠道、增强代际联系和自身创新等方面助力东坑地景发展。这次调查旨在唤起大家对于东坑地景和其他逐渐衰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而东坑地景经过改造之后必定能跟上保护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逐渐复兴。
      关键词:东坑地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发展前景

 
      在当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同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精神文明传承不到位的现象。2007年6月18日,东坑地景与其他103个项目一起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后来的十年期间,东坑地景无论是与同批次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向对比还是与其他批次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纵向相较,它都没有得到应得的宣传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为推动陆河县传统文化的复兴,响应国家与民族对优秀文化的号召,调查小组选择了东坑地景作为本次的调研对象。希望这份调研报告可以让大家更了解东坑地景,促使东坑地景给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给东坑地景注入发展新活力。
 
      一、调查背景
      (一)汕尾市陆河县介绍
      陆河县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于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县,是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境内山地面积广大,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勇敢,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同时,陆河县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30多万人,有“侨乡”之称。近年来汕尾市全市出现了严重的人口流失现象,十年人口流失过半,其中本地青年人口流失比例尤为突出。
      (二)东坑地景历史渊源
      东坑地景被称为“搬景观”或“七寨花灯”。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东坑飞岩村创始人彭建义从苏州引入东坑。彭简宜名达义,字简宜,是一位灵活、有远见、善于管理、热爱历史传统文化的伟大儒商。他喜欢到处观看节日和民俗活动,尤其是在苏州的元宵节上。乾隆三十年,彭简宜从苏州回乡,于元宵节时,在飞燕村和上屋村耗费巨资,让自己的村民开始模仿“苏州灯节”,动员家家户户都挂上五颜六色的灯笼,竞放烟花庆祝元宵节。地景引进后,当地人民继续继承、改良、配合拜神、祭祖、酿酒等活动,逐步“本土化”、“实用化”,形成了内容丰富、阵容强大的格局,一直沿用至今。
      (三)东坑地景活动流程及特点
      东坑地景一般从正月十二开始,在正月十五天晚上结束,持续4至5天。其中地景出游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出游时间从农历正月十五日下午六时开始。从飞燕村出发,沿着村庄的固定路线游行。游艺队伍由300至600多人组成,他们以民族传说和古典文学为主题,扮演或创造生动的“景物形象”,如:木兰从军、金山战鼓、岳母刺字、八仙过海、八神仙骑八兽等,并有龙凤、牛马、虎兔、鸡羊、虾蟹等动物。“景物”的创作中注重雕刻,充分体现了“文”、“广”、“精”的三个特征。为了做好现场的准备,当地人民在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群策群力,全面动员、充分参与,并涉及教育、木雕、切割、绘画、游戏、化妆、折纸、粘贴、烹饪、糕点制作等行业。娱乐过程中,往往聚集了七八千人甚至数万人观看,场面壮观。
      (四)东坑地景的重要意义
      东坑地景是苏州元宵节的完美传承和蓬勃发展。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晶。既充分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充分体现了热爱传统文化、艺术和中华文化的客家人的独特个性。由于景观的服饰、道具、风景都是在村里老艺术家的亲自指导下制作的,他们乐于传授艺术,教导弟子,培养后代追求卓越,从而造就了一批新的技能型人才。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使飞燕、上屋、龙兴寨成为小有名气的“手工艺村”。东坑地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生命价值,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等
      调查时间:2018年7月至8月
      调查地点:东坑镇上屋村、大坝村、飞燕村、新东村以及线上
      调查对象:东坑镇普通居民、学生、网民等
      调查方法:调查采取了实地走访记录和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共发布问卷52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5%。
      调查内容:本次社会调研包含全国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东坑地景的了解渠道、了解程度及认知等,此外还涉及到东坑地景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大众对东坑地景发展的建议。
      调查目的:通过向当地居民了解东坑地景的现实情况,从而推导出东坑地景的发展阻力,对其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出适合东坑地景发展的方向;并希望本次调研也能对东坑地景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让它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大部分为青年和中年人
      由图1可知调查对象在18-40岁的人所占比例达到七成,18岁以下的人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40岁以上的人总共只占了不到10%。由于我们的问卷只在线上操作,势必会受到网民基数与比例的影响。青少年和中年人正是我们想进行了解和调研的对象,他们应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但是,受到生活、学习压力与外来文化影响的他们,逐渐失去对本土的文化的传承动力。熟悉东坑地景所需道具制作技艺的人们都逐渐老去,而本地的年轻人们却无心去学习这些技艺,也无心为家乡宣传这项文化。
      (二)调查对象有半数以上为广东省内网民
      由图2可知,我们的调查对象有16.8%(84人)为汕尾本地人,有40%(200人)为非汕尾市的广东人,其余43.2%(216人)为外省人。东坑地景本身的影响力并不大,所以为保证数据的平衡性和真实性,我们设置了一些与东坑地景相关的拓展问题,普适于全国各个地方的人作答。
      (三)大部分网民对东坑地景的了解程度较低
      由图3可得,无论是本省还是外省的人,大多都对东坑地景比较陌生。调查中非广东省人总人数为215人,其中对东坑地景缺乏了解的有201人,占到其总人数的93.5%;省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填写了问卷的285位广东省网民中,相对不了解东坑地景的人数也达到了236名之多,比例高达82.8%;而在285名广东网友中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东坑地景的人数分别是35和14,仅占广东省作答网民的12.3%和4.9%。可见即使作为省非遗,由于自身影响力不够、宣传渠道狭窄或是因为民众对传统文化缺乏关注,东坑地景依旧没有被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从图4中可以看出,500位作答网民中,只有39%(195人)确切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曾开展过关于非遗的宣传活动,剩下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在现实中近距离了解非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政府单位和其他具有文化职能的机构或组织对于非遗的保护与宣传做得还不够到位。
      (五)大众主要通过现代化媒体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图5可得知,相较于实地探访、阅读书籍以及观览博物馆,大众更愿意选择以纪录片与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纪录片与网络媒体的灵活性更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地选择浏览自己想要的信息;第二,比起实物,现代化媒体资源更易掠取与保存;第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媒体能为我们生动的还原与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况。
      (六)东坑地景的可采用的宣传方式较多
      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东坑地景作为一种民俗节庆,虽然举行时间较为有限,不利于集中展示,但是东坑地景的文化底蕴丰富,因此宣传载体不会受到较多限制。无论是文化市场里早有一席之地的纪录片,还是近年兴起的“文化清流”节目和线上展厅,都可以成为宣传东坑地景的有效方式。此外,东坑地景可以结合当地的其他自然或人文景观,打造陆河县的特色旅游线路,使地景文化与其他文化挂钩,形成文化产业链,扩大其影响力,并与其他文化共同促进陆河县经济发展。
      (七)当地居民对东坑地景的传承意识不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多方社会人士共同努力,但如今社会各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都很淡薄,导致东坑地景发展受阻。民众是最广大群体,媒体与企业是文化对外沟通与辐射的最佳媒介,政府掌握着大量文化资源,具有引导文化市场走向的职能。三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反之,只要其中一环缺乏这种意识,整个系统就无法有效运行。
      (八)对东坑地景的传承需要社会全员的关注和支持
      当地居民作为东坑地景的传承主体,对东坑地景的影响不言而喻。树立保护东坑地景的决心,并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能做到的,想要唤醒东坑地景的生命力,当地居民对它的辨别和行动也必不可少。在认知观念方面,本地居民应全面地看待东坑地景,挖掘东坑地景的精神价值和可塑性,将东坑地景和当地实际相结合,与时代潮流相联系;在自身行动方面,当地居民应尽力发挥自身角色的作用,为东坑地景的保护传承做贡献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关注东坑地景。
      四、东坑地景发展受阻原因
      (一)本地人口流失严重且大多数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调查小组了解到汕尾市的人口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十年来人口流失过半,成为广东省人口流失问题最突出的城市。其中青年人口流失的比例最大。国民对非遗不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非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太少了。大家平常都忙于工作和学习,即使是业余时间也会选择做自己认为有用的事,或者是休息。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看看我们的传统文化,即使真的有人有心思了解非遗的现状,也很难出手为之做些什么;二是自从进入现代化以来,外来文化越来越多地涌进国内,尤其是青年对现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兴趣比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兴趣高出许多,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越来越稀缺;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比较古老的村、镇的比较多,当地民众纯洁朴素,对于自己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高,更不会主动想到去招收学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发展。广东省对基层民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 [1]
      (二)东坑地景发展方式单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低
      作答问卷的网民支持率第二的选项是“发展形式单一,不能带来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其实这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病”,无论是主办方还是观众,在了解和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都只会把它界定成一种“艺术”或者一项传统活动罢了。说到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也只能想到精神层面的东西。反观成功转型的文化遗产,(如故宫的文物等)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并不只是单纯的文化认同,它们融入了现代,以纪录片、电视节目等鲜活的形式进入大众的眼帘。转型成功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它们还作为一种烙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东坑地景作为一项年俗,若是只停留在节庆活动的形式,没有自己的经济、社会优势,便很难得到大众的青睐。
      (三)政府对东坑地景的发展不够重视
      据调查小组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东坑镇现在正处于转型阶段,发展着重于打造青梅品牌、加大开发旅游力度和建设基础设施力度等。也有一些干部没有认清政府的职责,认为民间文化的发扬只需要民间的力量即可,政府无需将此当成政务。于是,传统文化很容易被冷落,不仅东坑地景的传承者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资金拓宽东坑地景的发展道路,连东坑地景的筹备资金都在逐年下降。政府是传统文化最有力的支持者,如果连政府都不出资助力,光靠人民的力量,传统文化的发展改造是很难实现的。
 
 
      五、对东坑地景发展前景的建议与分析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份心灵认同与慰藉。每个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应该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分析了东坑地景的发展现状与阻力后,我们认为应该从宣传渠道、继承创新与行政扶持等方面入手,促进东坑地景的发展。
      (一)拓宽东坑地景的宣传渠道
      东坑地景可以借以企业、媒体等媒介进行宣传,其中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巨大的作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地记录与艺术再现。利用媒体的纪录、再现、表现、宣传功能使之成为一个国家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佐证,也使民族文化这条不断流淌的长河成为保存民族记忆、延续文化血脉的生命之河。这也是今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2] 所以,拓宽东坑地景的宣传渠道,能为东坑地景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为东坑地区的文化传承提供更多元的载体。
      (二)东坑地景本身需要创新与多元化
      通过街访,调查小组了解到近些年来由于东坑地景参加的人较少,所以原本很丰富的表演内容与形式正在逐渐被抹去或简化。对此,调查小组全面地分析了东坑地景的活动程序,认为东坑地景从道具制作方面和表演形式、内容方面应当适当创新。如动物形象的头套不仅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更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木质构架,环保的同时增强了道具多次利用的能力。表演的题材也可以不限于古代神话故事,或者可以在古代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进行改编,迎合现代人的喜好。从而可以把准备道具的时间省下来去筹备更多的东西,比如每年根据表演主题的不同制作一些纪念品,将东坑地景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东坑地景若经过合理改造,不仅能丰富自身的内涵,也能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影响力。
      (三)政府要重视和保护东坑地景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遗产生存环境的维护者和改善者;是资金的支持者;是各方力量的整合者。 [3] 所以,各地政府急需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我们认为东坑镇政府针对东坑地景以及其他的传统文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立法,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应及时通过立法,积极开展对传统文化的普查与整理,确定分类扶持、保护和抢救的对象;明确知识产权归属,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等。第二,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离不开每个领域的人的努力与合作。保护机制得以完善后,将对监管东坑地景的各项经营行为和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起到极大促进作用。第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和商业开发;政府应为东坑地景成立保护基金,确保其资金的稳定投入。也应多鼓励地方企业对东坑地景进行商业开发,拓展其发展方向,挖掘其中的经济效益。第四,多种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要以多种方式记录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要让人们的意识有所改变,引导大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关注,才能让东坑地景在较好的文化生态下发展。 [4]
      (四)加强老艺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联系
      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东坑地景更需要民间力量主动地保护与传承。代际之间的联系不够亲密,是东坑地景缺乏继承人的重要原因之一。老艺人们大多有向年轻人们传授东坑地景的文化知识与制作技能的心思,但年轻人对此感兴趣的却少之又少。对此,老艺人们可以自发性地组成教学班,系统地整理与东坑地景相关的资料与手艺,方便较少接触东坑地景幕后制作的年轻人理解、上手。年轻人应更多的关注精神需求,也应适当关注家乡的文化发展,不能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认定每个人都有能力、有责任对文化发展进行担当。当地的学校与媒体等也应关注东坑地景的传承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老艺人向学生、观众等较为广大的群体教授技艺提供好的渠道。
 
      六、结论与展望
      五天的实地调研,调查小组去到东坑地景文化的主要辐射地沿街采访,对东坑地景在当地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上屋村,调查小组遇上了观看过许多次地景活动的老人家。老人们说现在东坑地景的主要操办团队仅剩下一人,其余早已相继过世,也没有合适的人来继承这份职责。在大坝村,调查小组找到曾经参加过地景表演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学习任务繁重或是有去其他城市发展的意向。而小一点的孩子呢,被手机占据了休闲时间,也不愿去学习这些传统的手艺。飞燕村和大坝村,人们说东坑地景作为一种年俗,只有元宵节前后举办,而那时候该工作的都工作去了,学校也普遍开学了,所以参与的人和观众一年比一年少,举办的规模和兴致也逐渐有所消退。由此可见,东坑地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继承者,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阻力也是巨大的。
村里的人们提起东坑地景,仍旧有一份归属感与自豪感。如今国家也在实抓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内能增加国民对历史的了解度与认同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能培养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对外,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支柱之一。所以,要用正确的观念看待传统文化,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传统文化,使之顺应时代潮流,继续灿灿生辉。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员的东坑地景,即使现在正经历着暂时的消沉,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东坑人、东坑媒体、东坑政府会团结起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出力。所以,东坑地景的改造与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李银霞.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析[J].特区经济,2012(9):46.
[2]杨晓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媒体作用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7):124.
[3]彭静、朱宏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广东的保护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68-69.
[4] 禤红葵. 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
[EB/OL]. http://www.docin.com/p-232291661.html,200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