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政课实践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成果

经典红色电影赏析优秀作品-2016级会计8班 程媚 《复兴之路》-指导老师:王冬冬

复兴之路,与中国梦同行
——《复兴之路》观后感
 2016级会计8班 程媚
 指导老师:王冬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题记
 
    以一个21世纪的身份置身于历史情景中,我中华民族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峥嵘岁月,每走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印都给时代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当从历史中走出来时,反观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享受着生活在一个伟大国家的伟大时代。与过去相比,感慨今日生活的来自不易。和平年代,是鲜血换来的春天。富强时代,凝铸着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
    晨曦中,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那是属于作为中国人的骄傲,那一面鲜红的旗帜是多少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的,那是一面谱写着爱与和平的旗帜。站在国旗下,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肃然起敬,给予最崇高的尊重。
    回溯历史,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打开国门,过去的地大物博,天朝上国的观念逐渐被冲击。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下,中华民族逐渐陷入到灾难中。国家不断被迫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民族饱受屈辱,百姓生灵涂炭,使本来落后于西方的中国雪上加霜,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在这民族危亡之际,不时让人感慨,“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国家的苦难牵绊着每一位中国人,所以民族的复兴之路就开始了。《复兴之路》影片中内容具体包括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和继往开来。千年巨变,时间跨度是1840-1911年,阐述了当腐朽的清皇朝统治开始腐败时,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使得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辛亥革命试图推翻帝制;峥嵘岁月,时间跨度是1912-1949年,阐述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的探索,最终赢得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了新纪元;中国新生,时间跨度是1949-1976年,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过程。虽然过程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伟大转折,时间跨度是1976-1992年,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此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世纪跨越,时间跨度是1992-2002年,阐述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继往开来,时间跨度是2002-2007年 ,阐述了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条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一批批爱国人士积极寻找救国救命的道路。他们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的誓言。其中董存瑞、张思德、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等英雄就是典型代表。就是他们,托起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他们的名字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史册。
    复兴之路,一路走来,就是一个跌宕起伏,饱经风雨的过程。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中国由一个弱的民族向强的民族过渡的过程,从主权的沦丧到走向民族独立,从人民生活贫苦并且受压迫到翻身做国家主人,再到今天的小康社会,从被动改变到积极以主人翁的身份引领世界。这条路也无疑给世界传递着一个信号,中国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中国人民总会在苦难中不屈服,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在危难中图强。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她那样经受那么多的苦难与伤痛,也没有一个民族能有她那样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没有一个民族能拥有她那样无尽的向心力和忍耐力。
    对于《复兴之路》这部影片,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和感慨不已,也让我不禁流下眼泪。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109年的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华民族历经无数艰难坎坷。最后,迎接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我想在这一刻,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充满着激动和无尽的感慨。确实,今天的中国一路走来,很不容易。
    也许你会疑问,为什么复兴之路步履艰难,但却总是能在浴火中重生,总是能百折不挠,闯过难关呢?那我可以告诉你,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始终贯穿在历史的长河,爱国精神就像燃烧的火炬一样,指引着一代一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像万有引力一样,将所有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如同排山倒海之气势。这些民族精神不断的使中华民族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民族苦难面前依然毅力不倒。
    所以当我看完这部影片,我也终于能体验到影片开头和结尾的艾情的那首诗——为什么我眼中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今天的幸福生活,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这是革命先烈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让我极为痛心的是,一些人却将国家和民族苦难抛之脑后,为了个人利益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更是丢了中国人的脸。前段时间,有网友曝光,有两名男子穿着日军军服在南京紫荆山抗战遗址前摆拍,头戴侵华日军军帽,手持日本军刀,日本“武运长久”旗帜飘扬,被拍者造型“活泼”,显然以此为乐,如此逼真的“鬼子秀”并非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而是摆拍于真实的抗战遗址前。不管是无意识的“玩笑”,还是有意的“恶搞”,都是对抗战英灵的不敬,对民族情感、爱国情感的亵渎,对底线的僭越,都应该为一个成熟理性的社会所拒绝。此类事件无独有偶。比如,电影《二十二》播出后,片中“慰安妇”制度幸存受害者人物的截图被制作成轻佻的表情包,仿佛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解构、戏谑,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消遣、娱乐的。此时此刻,我想问一句,10年的抗日战争,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多少革命先烈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难道我们不应该更爱这个国家吗?当然,这些事情也从侧面折射出部分人历史观的迷失,缺乏对历史应有的敬畏,没有铭记民族的苦难,也没有认识到要珍惜当下来自不易的生活。因此,这种缺乏爱国情感的行为都应遭到社会的唾弃。
     当然,今天,我们每个人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复兴的梦还未完成,复兴之路还在进行。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经济发展。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总体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的GDP增长率较五年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如今中国的经济正以飞快的速度走向世界的中心。但是,中国的经济质量还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亟需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积极传承工匠精神。只有国家真正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因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名鉴,可以知兴衰”,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吸取经验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一个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走得更远,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了解历史,是为了珍惜今天,展望未来。今天的中国,站在184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盛世阳光下,幸福显得弥足珍贵。在奔向美好明天的征途中,也许困难重重,步履艰难。但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进,推动我们的民族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不是梦。此时此刻,我们也必须记住,只有当中国不断的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们中华血脉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延续,才能不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淘汰。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国家的伟大的时代,应肩负起时代给予的重任。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每一个中国梦都是在一代一代青年接力中实现的。我们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创新活动的实践潮流中,共同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同时还应该努力充实自己,不要再让游戏偷走自己的时间,不要在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我们爱这个国家,首先需要身体力行,真正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不要把爱国停留在口头上。永远要记住“空谈误国,实干安邦”的教训。最后,我相信,当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努力的时候,我们既可以实现我们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中国梦也会实现。这样,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方能不负所托。所以,从今天起,行动吧,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你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