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政课实践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成果

关于“大数据时代与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的调查报告-2017级金融7班 郭豌帆等(指导老师:郑智华)

关于“大数据时代与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的调查报告
 
 
班级:2017级金融学院金融七班
调查小组组长:郭豌帆       学号:201711080299
调查小组成员:周少宜       学号:201711080314
调查小组成员:张旭英       学号:201711080300
调查小组成员:严舒婷       学号:201711080301
执   笔   者:郭豌帆       学号:201711080299
 
      内容摘要:本调查报告是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网上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调查相结合总结出来的,现做出分析如下:计算机的普及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发生了深刻的改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虚拟数据在不断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大数据技术本身需要将大量的数据作为自己服务的基础,这些信息包含了大多数的隐私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正如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讲到的一句话,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灌浆期。虽然这个群体在全国人口的占比上只占到7.5%,将近一亿人,但是他们在搜索移动用户的占比是在所有年龄段里边最高的。所以本文就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隐私权

      目前,大学生依赖网络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娱乐或是购物方面,根据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可知道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特别是高校学生成为贡献上网时长的主力军。而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自己的隐私权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一、调查背景
      大数据主要是指庞大的数据量,但不仅局限在数量上,也主要表现在信息的重复化、多样化以及复杂化上。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时候,身处大数据时代的我们在虚拟的空间中已经变成了一个个的“数据人”,无论是在网络上收发邮件,浏览网页,还是生活中的网络购物,网络付费,及时通信,我们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全部转化成了数据,自然的,隶属于我们特性之一的隐私在网络上也被数据化,成为个人数据的一部分。这些网络数据日复一日地堆积,当海量的大数据经过收集、汇总、整理、分折等等过程后,通过虚拟世界的数据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已不是什么难事。
      之前就有媒体曝出多地高校奖学金公示名单中泄露了学生的隐私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和完整的身份证号等。信息化时代,公民的隐私能否安全保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正是互联网的拥护者、使用者、创新者。我们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人际交往和互动等等。而在这一快速发展的数据时代,作为高校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而通过这一次的调查,旨在了解高校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一些解决方案。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等
      调查时间:2017年7月——8月
      调查地点:公共场所
      调查对象:公民(高校学生为主)
      调查方式:网上发放调查问卷与实地采访相结合
      调查样本:179
      调查内容:主要是调查高校学生对大数据时代以及这一时代下自身隐私权的安全保障的了解程度,还有高校学生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倘若自身隐私受到了侵犯,高校学生又会如何处理以及可以采取何种途径来保护高校学生的隐私权。
       三、数据分析
      (一)基本信息显示
      这次的调查问卷总共有179份,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100%。参加调查的男性共有53人,女性共有126人。在这些调查对象中,我们主要借助多媒体以及实地调查相结合进行收集问卷,其中最主要的年龄段是高校大学生。
      (二)对大数据时代的了解以及对隐私权的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高校学生并不是很了解大数据时代,对待大数据时代这一广泛的概念知道但又不是很清楚,但大多数人知道在这网络环境发达和信息交流频繁的时代,我们的隐私权是极易受到侵害的。仅有18.44%的人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隐私权不会受到侵害。
      (三)对数据隐私的认知与隐私受侵犯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自身的一些基本信息是属于个人的隐私,例如家庭信息、个人的基本信息、电话号码、通讯记录以及手机短信、社交平台上的账号和密码等,这些都是高校学生比较看重的个人隐私。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处于基本或必须依赖于网络体系的局面下,线上办公、线上购物、即时聊天等,这些基于网络技术的手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高校学生的隐私数据也已经成为网络体系中最有挖掘潜力,最富商业价值的资源。高校学生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有以下几点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疏漏、软件本身存在安全漏洞、不法分子为获取利益而盗取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权保护意识淡薄等。
      (四)如何看待频繁发生的高校学生网络隐私受侵犯事件
      在信息高度互联的时代,高校学生的隐私保护是我们应关注的焦点。频繁发生的高校学生隐私受侵犯事件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当信息公开遇上隐私保护,更应该多一点思量,看看是否存在替代关键信息的其他方式,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7.71%的人觉得需要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提醒学生加以防范,更是有77.09%的人认为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加以约束,仅有5.59%的少数人并不关心此类事件。
      (五)就高校而言,保护学生隐私权的途径分析
      在这个极速发展的数据时代,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动大学生利用大数据时代便捷的积极性以及顺应时代潮流如何保护好自身隐私,是高校教育工作应该承担的课题。据调查结果显示,46.93%的人认为高校学生应该提升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提高对大数据能力的认识,切实保护自身隐私安全。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更应该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学懂、弄通、做实”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帮助青年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扣,将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因此,高校应不断提升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让他们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
      四、原因分析
      (一)学生缺乏对大数据时代的认识
      据我们调查,高校学生喜欢在这个数据信息满天飞的时代分享自己的喜闻乐见,享受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却忽视了隐藏在背后的杀手——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大学生缺乏对大数据时代的认知,使用计算机、手机等智能设备在网上进行的每一个操作,在我们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我们的信息数据已经被记录,有所图谋的人把这些信息数据卖给了有需求的商家,我们的隐私就在无意识中被泄露。
      (二)商家的不自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疏漏
       一些商家利用数据的便利性非法收集高校学生的隐私,譬如一些网页浏览记录以及购物记录,然后利用高校学生的保护意识淡薄,窃取了高校学生的重要个人信息进行非法售卖。商家的不自律与企业管理的疏漏,使高校学生成为了当中的受害者。
      (三)高校管理者涉及学生隐私
       高校管理者为了给学生创造安全便捷的环境使用了高科技的数字设备。大多数高校使用了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随时可以发现安全隐患;校园一卡通可以方便学生在校期间的购物、出入宿舍、食堂打饭、打水、洗衣等方面;校园网站也经常公布奖学金、贫困学生名单、优秀学生干部等公示信息。这些通过文字或视频记录着学生的生活轨迹、家庭情况、电话号码等隐私的信息存在着被不法分子截取的可能。
     (四)一些软件存在安全漏洞
       APP作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当用户注册APP账号时总被要求完善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隐私权限就被泄露出去了。还有一些假冒的APP,并没有正规地经过第三方审核,更加导致了APP的滥用权限。
      (五)法律的不完善、不健全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娱乐用户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移动支付使用不断深入,以第三方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经济业务也得到蓬勃发展。若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监管,就会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而盗取公民的个人隐私。而高校大学生正是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倘若法律完善与健全,又怎会出现因个人隐私泄露而遭遇诈骗的“徐玉玉事件”?
       五、可行性方案
      (一)个人层面
      1. 提高个人保护隐私意识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高校学生应自觉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是信息安全不断受威胁的重要原因。高校学生应注重自身隐私保护,当隐私受侵犯时,依法维护个人利益。
      2. 注重APP的权限
       以在中国普及程度极高的安卓手机为例,大量安卓应用在安装前都要求读取用户的位置、短信等隐私,如不同意授权,则无法安装。对于很多用户而言,明明知道这些软件并没有必要知道这些隐私,且本意不想泄露隐私,但由于怀有侥幸心理,仍然同意软件读取自己的隐私。高校学生应为手机APP设置恰当的权限,防止隐私的泄露。
      3. 适应潮流,迎接挑战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作为高校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把握时机,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在保护好自身隐私的前提下不断迎接挑战,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层面
      1. 数据的收集与管理
      高校管理者利用各类网站、平台、手机APP收集学生数据时,首先应取得高校学生的同意、明确收集的内容、方式、目的、收集后的数据使用场所、范围及时效。对收集来的数据使用要符合法律规定、最大限度的保护高校学生的隐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2. 教育学习及网络监管
      高校学生虽然已是成人,但是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经常在不经意间会透漏很多个人隐私,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作为高校管理者应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可以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育部分,让学生了解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威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同时学校也要加大网络安全监管,不让校园服务器被黑客攻击,不让校园网站被植入木马,以防学生信息泄露。
       (三)国家层面
      1. 完善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构建高校学生隐私保护法律屏障,对高校学生隐私保护立法。对高校学生数据收集、使用、方式、目的、范围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
      2. 对不自律的商家企业做出严惩
      国家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行业规定的相关部门,网站及个人做出相应的处罚,加强对数据使用者的约束,才能保障整个网络与社会的安全,为高校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六、总结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需求越来越大,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我们,应提升自我隐私保护意识,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迎接挑战,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受益者。或许会有人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便捷性做一些非法的勾当,但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如何利用外界途径保护自己,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相信在未来,大数据时代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中心.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2018-3-5 .
[2]伍星,伍瑛,黄晓梅.“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J].网络安全,2018(05):61-63.
[3]陈冬萍.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隐私安全浅议[J].网络安全,2018(06):53-54.
[4]纪宁.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2):140-141.
[5]郑倩月,刘梁文,王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个人隐私保护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2):103-105.
[6]臧一博.关于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究[EB/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4.1289.F.20150511.1526.073.html,2015-5-11.
[7]韩鑫.为隐私保护多上一把锁[N].人民日报,2017-11-22 .